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L0Ssm5qYXY1SHFWnf_-ng?pwd=2qxm 提取码: 2qxm
店铺: 人民邮电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66232
商品编码:10035002181202
品牌:人民邮电出版社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09-01
页数:598
字数:875
审图号:9787115566232
更多参数>>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阐释了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的知识体系,内容覆盖领域驱动设计的主要模式与主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domain-driven design unified process,DDDUP),将整个软件构建过程划分为全局分析、架构映射和领域建模3个阶段。除给出诸多案例来阐释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中的方法与模式之外,本书还通过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案例全面展现了如何进行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的实施和落地。为了更好地运用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本书还开创性地引入了业务服务、菱形对称架构、领域驱动架构、服务驱动设计等方法与模式,总结了领域驱动设计能力评估模型与参考过程模型。本书提出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已在多个项目中推广和落地。
本书适合希望领会软件架构本质、提高软件架构能力的软件架构师,希望提高领域建模能力、打磨软件设计能力的开发人员,希望掌握业务分析与建模方法的业务分析人员,希望学习领域驱动设计并将其运用到项目中的软件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介绍
张逸,高质量编码实践者、领域驱动设计布道师、微服务系统架构师、大数据平台架构师、敏捷转型咨询师,曾就职于中兴通讯、惠普、思特沃克(ThoughtWorks)、民航(成都)信息等企业,致力于大型软件企业的分布式架构设计、领域驱动设计、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以及垂直领域的企业架构规划与建设,并为国内外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
目录
第 一篇 开篇
第 1章 软件复杂度剖析 2
1.1 什么是复杂系统 2
1.2 理解能力 4
1.2.1 规模 4
1.2.2 结构 6
1.3 预测能力 9
1.3.1 过度设计 9
1.3.2 设计不足 11
第 2章 领域驱动设计概览 13
2.1 领域驱动设计的基本概念 14
2.1.1 领域驱动设计元模型 14
2.1.2 问题空间和解空间 16
2.1.3 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 17
2.1.4 领域模型驱动设计 18
2.2 领域驱动设计过程 19
2.3 控制软件复杂度 21
2.3.1 控制规模 21
2.3.2 清晰结构 23
2.3.3 响应变化 25
2.4 冷静认识 28
第3章 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 29
3.1 领域驱动设计现存的不足 30
3.2 领域驱动设计统一过程 31
3.2.1 统一过程的二维模型 31
3.2.2 统一过程的动态结构 33
3.2.3 统一过程的静态结构 36
*二篇 全局分析
第4章 问题空间探索 40
4.1 全局分析的5W模型 40
4.2 高效沟通 42
4.2.1 达成共识 42
4.2.2 统一语言 44
4.3 高效协作 49
4.3.1 商业模式画布 49
4.3.2 业务流程图 51
4.3.3 服务蓝图 52
4.3.4 用例图 54
4.3.5 事件风暴 55
4.3.6 学习循环 56
第5章 价值需求分析 57
5.1 识别利益相关者 57
5.1.1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57
5.1.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58
5.2 明确系统愿景 61
5.3 确定系统范围 62
5.4 使用商业模式画布 64
第6章 业务需求分析 66
6.1 业务流程 66
6.1.1 业务流程的关键点 67
6.1.2 业务流程的分类 67
6.1.3 业务流程的呈现 67
6.2 业务场景 71
6.2.1 业务场景的5W模型 71
6.2.2 业务服务 72
6.2.3 业务服务的识别 75
6.2.4 业务服务的呈现 76
6.3 子领域 77
6.3.1 子领域元模型 78
6.3.2 子领域的划分 79
6.3.3 子领域映射图 80
第三篇 架构映射
第7章 同构系统 82
7.1 概念层次的同构系统 83
7.1.1 架构的定义 83
7.1.2 架构方案的推演 84
7.1.3 领域驱动架构风格 86
7.2 设计层次的同构系统 87
7.3 管理层次的同构系统 89
7.3.1 组建团队的原则 89
7.3.2 康威定律的运用 91
第8章 系统上下文 93
8.1 “系统内”和“系统外” 93
8.2 系统上下文 94
8.2.1 伴生系统 94
8.2.2 系统上下文图 95
8.3 系统上下文的确定 95
8.3.1 参考价值需求 95
8.3.2 业务序列图 96
第9章 限界上下文 98
9.1 限界上下文的定义 98
9.2 限界上下文的特征 101
9.2.1 领域模型的知识语境 101
9.2.2 业务能力的纵向切分 103
9.2.3 自治的架构单元 105
9.2.4 案例:供应链的商品模型 106
9.3 限界上下文的识别 111
9.3.1 业务维度 111
9.3.2 验证原则 115
9.3.3 管理维度 118
9.3.4 技术维度 120
第 10章 上下文映射 124
10.1 上下文映射概述 124
10.2 通信集成模式 126
10.2.1 防腐层 126
10.2.2 开放主机服务 128
10.2.3 发布语言 129
10.2.4 共享内核 131
10.3 团队协作模式 132
10.3.1 合作者 133
10.3.2 客户方/供应方 133
10.3.3 发布者/订阅者 135
10.3.4 分离方式 136
10.3.5 遵奉者 137
10.4 上下文映射的设计误区 138
10.4.1 语义关系形成的误区 138
10.4.2 对象模型形成的误区 139
10.5 上下文映射的确定 140
10.5.1 任务分解的影响 140
10.5.2 呈现上下文映射 143
第 11章 服务契约设计 145
11.1 消息契约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