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
水木
发布于 2024-07-18 / 4 阅读
0

数学之美 第三版(异步图书出品)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shS6APVahkMrRdgzGCQSw?pwd=pgbs 提取码: pgbs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37973
版次:3
商品编码:12646983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0
字数:317000

¥29.90

¥44.00

¥29.90

¥49.90

¥29.90

¥39.90

¥89.80

¥87.80

¥49.9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IT行业从业人员,对计算机算法感兴趣的学生,有数学基础的非IT人员


这是一本备受推崇的经典科普作品,被众多机构推荐为数学学科的敲门砖,是信息领域大学生的必读好书。

数学既是对于自然界事实的总结和归纳,又是抽象思考的结果。在《数学之美》里,吴军博士集中阐述了他对数学和信息处理这些专业学科的理解,把数学在IT领域,特别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搜索等方面的美丽之处予以了精彩表达,这些都是智能时代的热门技术话题。

本书还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各个领域的典故,是文科生也可以看懂的科普读物。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就是大师们的思维方法。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他们的平凡与卓越,理解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感受那些真正懂得数学之美的人们所拥有的美好人生。

本书先后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入选“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第一版曾荣获2012-2013年度全行业畅销书,《数学之美》多次被推选为必读书。《数学之美》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在校读大学甚至读高中的年轻人带去了美的数学启示,作者更希望中国做工程的年轻人,能够从《数学之美》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行业做事情的正确方法,以便在职业和生活上都获得成功。

第三版增加了三章新内容,分别介绍当今非常热门的三个主题:区块链的数学基础,量子通信的原理,以及人工智能的数学极限。




内容简介

八年前,“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得到读者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




在纸本书的创作中,作者几乎把所有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 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




本书第一版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第二版增加了针对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内容。第三版增加了三章新内容,分别介绍当今非常热门的三个主题:区块链的数学基础,量子通信的原理,以及人工智能的数学极限。

作者简介

吴军,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




吴军博士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在Google公司,他和同事一同开创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成立了中、日、韩文产品部门,设计了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领导了Google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问答等研究型项目,拥有近20项美国发明专利。在腾讯公司,他负责了搜索、搜索广告和街景地图等项目。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成功地投资了150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吴军博士对科技产业有深入的研究,是当今硅谷地区解读IT产业的专家。




吴军博士著有《数学之美》《大学之路》《文明之光》《智能时代》《见识》《态度》和《全球科技通史》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精彩书评

《数学之美》一书让我们能够体会为什么数学可以和音乐、美术一样,具有美感。康德认为数学式之所以美,在于它的合理性——合理是大脑天生的逻辑演绎系统,人人皆有。因此,当我们谈论数学之美时,不是比喻,不是人为造作,而是真的人性之感受。

王小川/搜狗创始人




数学方面我是外行,所以也挺有兴趣读点这方面的科普书。在朋友推荐下读了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第二版,觉得饶有趣味,也受益匪浅。现在这本书又出了第三版,里面第31章是专门写区块链的,结合原有的第17章专讲密码,这样书中就有两章是关于区块链的了。迄今在中文世界所见关于密码和区块链的科普著作中,我觉得《数学之美》属于上乘,也许是最好的。从整体上说,这本书既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给人启发,特别适合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士阅读。

毛德操/浙大网新科技首席科学家,《区块链技术》作者




本书的章节名称,有“统计语言模型”“谈谈中文分词”“贾里尼克和现代语言处理”“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信息指纹及其应用”等,似乎太过专业,实际上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同学们都能看得懂,当然本书因此也可以称得上是“高级科普”。总之,本书是在介绍信息技术背后的数学原理,以及这些技术和原理背后的科学家的故事及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故事生动翔实而富有教益,是一部优秀的科学方法论的启蒙读物。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目录

I 第二版序言


III 第一版序言

VI 第三版前言




1 第1章 文字和语言 vs 数字和信息

文字和语言与数学,从产生起原本就有相通性,虽然它们的发展一度分道扬镳,但是最终还是能走到一起。

1 信息

2 文字和数字

3 文字和语言背后的数学

15 第2章 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

人类对机器理解自然语言的认识走了一条大弯路。早期的研究集中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将自然语言理解实用化。直到20多年后,人们开始尝试用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自然语言处理,才有了突破性进展和实用的产品。

1 机器智能

2 从规则到统计

27 第3章 统计语言模型

统计语言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印刷体,或手写体识别、拼写纠错、汉字输入和文献查询。

1 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语言规律

2 延伸阅读:统计语言模型的工程诀窍

41 第4章 谈谈分词

中文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它同样走过了一段弯路,目前依靠统计语言模型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1 中文分词方法的演变

2 延伸阅读:如何衡量分词的结果

50 第5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最初应用于通信领域,继而推广到语音和语言处理中,成为连接自然语言处理和通信的桥梁。同时,隐马尔可夫模型也是机器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

1 通信模型

2 隐马尔可夫模型

3 延伸阅读: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训练

60 第6章 信息的度量和作用

信息是可以量化度量的。信息熵不仅是对信息的量化度量,也是整个信息论的基础。它对于通信、数据压缩、自然语言处理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 信息熵

2 信息的作用

3 互信息

4 延伸阅读:相对熵

72 第7章 贾里尼克和现代语言处理

作为现代自然语言处理的奠基者,贾里尼克教授成功地将数学原理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他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

1 早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