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bb1I_Wgcmj-qScmJ0UO5A?pwd=9r3d 提取码: 9r3d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20412
版次:1
商品编码:12957813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09-01
用纸:胶版纸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内容简介
在计算与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技术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合作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了“算力网络”的概念,中国联通研究院作为国内算力网络研究开展较早的科研机构之一,专门组织多位专家撰写了本书。全书分为9章,第1~2章回顾了云网融合的发展历程,算力网络提出的背景、技术内涵与业界研究进展。第3章论述了算力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结合该技术体系,第 4~7章分别从算力网络的控制与转发、编排与调度,算力建模与交易及其他关联领域方面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第8章对算力网络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第9章面向未来演进,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算力网络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作者简介
曹畅,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高级专家,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架构组副组长,主要专业领域为IP网络宽带通信、SDN/NFV、新一代网络编排技术等,已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唐雄燕,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兼传送与接入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北京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兼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开放网络基金会ONF董事;主要专业领域为宽带通信、光纤传输、互联网/物联网、SDN/NFV与新一代网络等。
张帅,工学硕士,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IP网络技术、云网融合、未来网络架构等创新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担任CCSA TC614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需求组副组长。
李建飞,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AI算法应用以及智能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何涛,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IP网络及算力网络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6篇,授权专利5项。
李铭轩,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云计算领域前沿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牵头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
刘莹,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数据通信转发面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篇。
张传彪,工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光网络、先进光纤光学器件等,已发论文10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研究。
屠礼彪,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部,集团数据网专业专家人才,长期从事IPv6/IPv6+、智能城域网、IP城域网专业领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8篇,曾获信产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联通集团科技创新进步奖一等奖、第十七届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奖。
目录
第1章 云网融合技术发展回顾 1
1.1 云网融合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1
1.2 SDN技术的发展历程 4
1.2.1 学术研究与互联网引入期 4
1.2.2 技术推广与开源标准发展期 7
1.2.3 运营商试点与规模应用期 11
1.3 NFV技术的发展历程 18
1.4 云网业务的发展趋势 22
1.5 本书结构 25
本章参考文献 26
第2章 算力网络与云网融合2.0 29
2.1 电信网络发展阶段分析 29
2.2 算力网络的定义与内涵 33
2.2.1 云、边、端算力资源多级分布 35
2.2.2 算力网络的服务模式 37
2.3 算力网络与云网融合的关系 39
2.4 算力网络产业化进程 41
本章参考文献 43
第3章 算力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 45
3.1 算力网络架构 45
3.2 层间接口说明 53
3.3 算力网络技术体系 55
3.3.1 算网协议控制 55
3.3.2 算网转发设备 57
3.3.3 算力编排与调度 58
3.3.4 算力资源建模 59
3.3.5 算力服务与交易 6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