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
水木
发布于 2024-09-26 / 16 阅读
0

数据挖掘 概念与技术(原书第3版)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Third Edition]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UzQULgk5eB43Vkn2dgTmg?pwd=sky4 提取码: sky4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91401
版次:3
商品编码:1105666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计算机科学丛书
外文名称: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Thir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6
正文语种:中文
播放视频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数据挖掘领域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完整全面阐述该领域的重要知识和技术创新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内的所有教师、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必读的参考书
  ◆适用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课程的优秀教材,可以用做高年级本科生或者一年级研究生的数据挖掘导论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3版)》完整全面地讲述数据挖掘的概念、方法、技术和全新研究进展。本书对前两版做了全面修订,加强和重新组织了全书的技术内容,重点论述了数据预处理、频繁模式挖掘、分类和聚类等的内容,还全面讲述了OLAP和离群点检测,并研讨了挖掘网络、复杂数据类型以及重要应用领域。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3版)》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内的所有教师、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必读的参考书,是一本适用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课程的优秀教材,可以用做高年级本科生或者一年级研究生的数据挖掘导论教材。

作者简介

  Jiawei Han(韩家炜),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Bliss教授。他因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许多奖励,包括ACM SIGKDD创新奖(2004)、IEEE计算机学会技术成就奖(2005)和IEEE W.Wallace McDowell奖(2009)。他是ACM和IEEE会士。他还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的执行主编(2006—2011)和许多杂志的编委,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和《Data Mining Knowledge Discovery》。



  Micheline Kamber,由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学位。她曾是NSERC学者,作为研究者在McGill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和瑞士工作。她的数据挖掘背景和以易于理解的形式写作的热情使得本书更受专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Jian Pei(裴健),现在是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他在Jiawei Han的指导下,于2002年获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科学博士学位。他在数据挖掘、数据库、Web搜索和信息检索的主要学术论坛发表了大量文章,并积极服务于学术团体。他的文章被引用数千次,并获多次荣誉奖。他是多种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杂志的助理编辑。

2016年8月作为首席数据科学家加入华为;2017年调入云BU任AI首席科学家;自2004年起在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计算科学学院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曾任学院主管科研和产业合作的副院长;现兼任统计与精算系及健康科学学院教授,2013-2016年任国际电子电工学会,知识与数据工程学报主编,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国际电子电工学会会士,自2014年起任Canada Research Chair (Tier 1) in Big Data Science 2017年起任美国计算机学会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专委会(SIGKDD)主席




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中文版序
译者序
译者简介
第3版序
第2版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引论
1.1 为什么进行数据挖掘
1.1.1 迈向信息时代
1.1.2 数据挖掘是信息技术的进化
1.2 什么是数据挖掘
1.3 可以挖掘什么类型的数据
1.3.1 数据库数据
1.3.2 数据仓库
1.3.3 事务数据
1.3.4 其他类型的数据
1.4 可以挖掘什么类型的模式
1.4.1 类/概念描述:特征化与区分
1.4.2 挖掘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
1.4.3 用于预测分析的分类与回归
1.4.4 聚类分析
1.4.5 离群点分析
1.4.6 所有模式都是有趣的吗
1.5 使用什么技术
1.5.1 统计学
1.5.2 机器学习
1.5.3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仓库
1.5.4 信息检索
1.6 面向什么类型的应用
1.6.1 商务智能
1.6.2 Web搜索引擎
1.7 数据挖掘的主要问题
1.7.1 挖掘方法
1.7.2 用户界面
1.7.3 有效性和可伸缩性
1.7.4 数据库类型的多样性
1.7.5 数据挖掘与社会
1.8 小结
1.9 习题
1.10 文献注释

第2章 认识数据
2.1 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
2.1.1 什么是属性
2.1.2 标称属性
2.1.3 二元属性
2.1.4 序数属性
2.1.5 数值属性
2.1.6 离散属性与连续属性
2.2 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2.2.1 中心趋势度量: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2.2 度量数据散布:极差、四分位数、方差、标准差和四分位数极差
2.2.3 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的图形显示
2.3 数据可视化
2.3.1 基于像素的可视化技术
2.3.2 几何投影可视化技术
2.3.3 基于图符的可视化技术
2.3.4 层次可视化技术
2.3.5 可视化复杂对象和关系
2.4 度量数据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2.4.1 数据矩阵与相异性矩阵
2.4.2 标称属性的邻近性度量
2.4.3 二元属性的邻近性度量
2.4.4 数值属性的相异性:闵可夫斯基距离
2.4.5 序数属性的邻近性度量
2.4.6 混合类型属性的相异性
2.4.7 余弦相似性
2.5 小结
2.6 习题
2.7 文献注释

第3章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预处理:概述
3.1.1 数据质量:为什么要对数据预处理
3.1.2 数据预处理的主要任务
3.2 数据清理
3.2.1 缺失值
3.2.2 噪声数据
3.2.3 数据清理作为一个过程
3.3 数据集成
3.3.1 实体识别问题
3.3.2 冗余和相关分析
3.3.3 元组重复
3.3.4 数据值冲突的检测与处理
3.4 数据归约
3.4.1 数据归约策略概述
3.4.2 小波变换
3.4.3 主成分分析
3.4.4 属性子集选择
3.4.5 回归和对数线性模型:参数化数据归约
3.4.6 直方图
3.4.7 聚类
3.4.8 抽样
3.4.9 数据立方体聚集
3.5 数据变换与数据离散化
3.5.1 数据变换策略概述
3.5.2 通过规范化变换数据
3.5.3 通过分箱离散化
3.5.4 通过直方图分析离散化
3.5.5 通过聚类、决策树和相关分析离散化
3.5.6 标称数据的概念分层产生
3.6 小结
3.7 习题
3.8 文献注释

第4章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
4.1 数据仓库:基本概念
4.1.1 什么是数据仓库
4.1.2 操作数